青少年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全社会尤为重视的一项工作。但是股票配资网址是什么,一些青少年出现了很棘手的心理问题……
在我国,自杀是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我国最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2024—2026年主题为“改变对自杀的叙述”。南方+江门健康频道邀请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综合科副主任医师娄元菊,一起听懂他们的“求救”。
娄元菊(左)。南方+记者 黄烨倩 摄
家校社医协作守护生命
“活着好累,不如消失。”高一女生小A因与同学发生矛盾,成绩持续下滑、与父母关系紧张、感觉“没人理解自己,自己不好”而长期情绪低落。学校心理老师发现她在周记中写下了这句话,且近期在左手腕有多条划痕。
学校马上进行初步干预。在轻松的环境中,老师以关心的口吻说:“我注意到你最近好像有些疲惫,手腕上的伤没事吧?我想听听你怎么了,如果你愿意说的话。”这句话表达了关注,并给予了选择权,建立了信任。小A最初沉默,后来开始哭泣,倾诉了压力:最近与朋友闹掰,很伤心,父母的高期望、自己的无力感、觉得未来无望。老师全程倾听,没有打断和说教,回应道:“听起来你独自承受了这么多,一定非常辛苦。感到无望是正常的,但不是你的错。”
在获得小A同意后,老师联系家长告知其情况的严重性,并建议立即就医评估。家长和小A一起来到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详细的问询及检查,发现孩子伴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失眠严重,同时注意力及记忆力等认知功能受损,严重影响学习及生活。伴有多次用刀片割手臂的自伤行为,有自杀计划,曾独自前往楼顶欲跳楼,但未实施。
经过全面综合评估,小A被诊断为青少年情绪障碍,自杀风险评估较高,予住院治疗。其间予药物治疗,辅予规律的个体心理治疗及家庭治疗(提高社交及认知,改善家庭关系),同时辅予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经过12天的正规治疗,孩子的病情明显好转,情绪平稳,认知功能也恢复,出院回家。
出院复学后,学校给予了小A一定的学业弹性空间。父母也继续接受家庭治疗,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等。经过三年努力,家长电话告知医生,今年孩子高考578分,成功步入大学的校门。
娄元菊表示,成功疏导的核心在于建立信任连接、非批判性地倾听、进行专业风险评估并联合家庭与专业力量共同制定安全计划,充分发挥家校社医的协作力量。
学会与孩子的“死亡”威胁进行对话
很多父母都受到过孩子的威胁,如“你不答应我,我就跳下去”“你再说我,我就去死”“你生我干什么,还不如最开始就掐死我”这类话时,犹如刀子扎在父母的心里,面对这样的孩子,很多父母都茫然无措,不知如何处理。“这本身就是孩子极度痛苦的求救信号。父母的第一反应至关重要。”娄元菊说。
面对类似的情景,家长错误的做法是挑战或者威胁,比如说“你跳啊!我看你敢不敢!”这会极大地激化矛盾,或者进行说教: “别胡说八道了!”“你这点事算什么?”另一方面,妥协以及满足要求也会强化孩子用自杀来威胁的行为模式。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冷静,深呼吸。家长的恐慌会加剧孩子的失控。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求救,不是攻击。”确保孩子没有即刻自杀风险,如果孩子已经有明确的自杀风险,且有自杀工具,先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掉自杀工具,然后处理孩子激动的情绪。
家长可以用温和但认真的语气说:“我知道你现在非常非常痛苦,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我真的很想帮你,我们好好谈谈,好吗?”将话题从“威胁”转向了“求助”,为对话打开大门。倾听他为什么如此绝望,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是想被理解或是想摆脱压力。
家长要看见孩子的真实需求。孩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陪伴,探索,确定自己的重要性。在确保孩子的自杀行为没有即刻风险的情况下,必须学会识别孩子自杀姿态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并且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尽量避免使用极端态度来面对孩子。
“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爱你,你的安全对我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感到这么绝望一定很难受,我在这里陪着你。”家长要学会表达爱与认可,传递无条件的爱与支持,让他感到不是孤身一人。
管理现场,确保环境安全。如果孩子靠近窗户或阳台,温和地引导他:“这里有点危险,我们坐到沙发上好好说,可以吗?”不要让孩子独处,确保一直有人陪伴他,直到危机解除。
在孩子情绪稍微平复后,家长可以提出寻求专业支持:“我们现在都需要帮助,让我们一起给心理老师/医生打个电话,听听他们的建议好吗?”将“求助”变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而不是对孩子的惩罚。
娄元菊表示,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必须注重家庭教育及抚养方式的重要性及影响力,换一种方式说“不”,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父母应该学会以身作则,遇到问题时用健康的表达方式让问题得以解决,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不同选择。失望是孩子人生历程中必须要面对的考验,爱不是无限度给予满足,更不是百般迁就。如何温柔而坚定地拒绝,是每一个父母的必修课。
处理此类危机的核心是将“对抗”转化为“联盟”。“你不是在和一个威胁你的孩子斗争,你是在和一个被巨大痛苦淹没的孩子并肩作战,共同对抗那个名为‘绝望’的敌人。”娄元菊说。
专家支招
哪些因素容易引起青少年群体自杀?
娄元菊表示,青少年自杀通常是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个人、家庭、学校、社会。
一、精神心理因素:最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
1.抑郁症(最为常见)
2.双相情感障碍
3.焦虑症
4.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5.物质滥用(吸毒、酗酒)
6.精神分裂症
7.负面生活事件:如失恋、好友绝交、亲人离世、宠物死亡等。
8.重大羞辱/挫折:如当众受辱、考试失败、重要比赛失利、违法犯罪行为被发现等。
9.家庭冲突:与父母激烈争吵、被严厉惩罚、家庭暴力等。
10.校园欺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长期受欺凌是极高风险因素。
二、长期存在的压力源:
1.学业压力:长期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学业期望。
2.家庭功能失调:父母关系不和、缺乏家庭支持、被忽视或虐待。
3.社会孤立:缺乏朋友,感到孤独,无法融入群体。
4.身份认同困惑:特别是关于性取向、性别认同的困扰。
三、个人特质与既往史:
1.性格因素,如内向、消极、习惯性行为方式等
2.冲动型人格:做事不计后果,情绪调节能力差。
3.完美主义:无法容忍失败和不完美。
4.既往自伤/自杀史:有过尝试的人,再次尝试的风险极高。
四、生物与社会文化因素:
1.高危人群,如家族自杀史。
2.容易获得自杀工具(如高楼、药品、枪支)。
3.媒体对自杀事件不负责任的报道可能引发模仿效应。
如何识别自杀风险信号?
自杀风险信号包括verbal(言语)或non-verbal(非言语)。
1.言语信号(直接或间接)
直接:“我不想活了”“我打算自杀”“没有我你们会过得更好”。
间接:“我再也受不了了”“日子没意思了”“很快就不会再麻烦你们了”“你们会后悔的”。
2.行为信号
分发珍爱物品:突然把心爱的玩具、收藏品、电子产品送给朋友或兄弟姐妹。
道别:突然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向家人朋友道谢、道歉或说再见。
寻找工具:在网上搜索自杀方法、囤积药物、打听高楼等。
自伤行为:用刀片、指甲等划伤手臂、大腿等隐蔽部位。
风险行为激增:酗酒、吸毒、鲁莽驾驶,似乎“不在乎死活”。
3.情绪与状态信号
情绪巨变:极度抑郁、焦虑、愤怒后突然变得异常平静、轻松(可能意味着已自杀决定,感到解脱)。
社会性退缩:突然断绝与朋友、家人的所有联系,关闭社交媒体。
兴趣丧失:对曾经热爱的活动、爱好完全失去兴趣。
作息紊乱:严重失眠或过度睡眠,食欲骤变。
核心原则:任何自杀威胁都必须被100%认真对待,绝不可视为“玩笑”或“威胁”。
4.躯体信号
如疼痛、乏力、食欲欠佳、睡眠差等。
不同风险的干预措施有何不同?
根据风险评估等级进行干预:
(一)低风险
有短暂念头,无计划、无工具、无行动,有支持系统。
1.倾听与支持:提供情感支持,验证其感受。
2.制定应对方案:一起讨论当念头出现时可以做什么(如联系谁、做什么活动分散注意力)。
3.鼓励求助:建议其寻求心理咨询,并提供资源。
4.定期跟进。
(二)中风险
有明确念头,可能有模糊计划,但无具体行动准备,情绪极度低落。
1.立即行动:不要让其独处。
2.联系专业力量:立即联系家长、学校心理老师,计划前往精神科门诊或医院进行评估。
3.签订安全协议:书面或口头承诺在得到帮助前不伤害自己。
4.移除危险工具:妥善保管药品、刀具等。
(三)高风险
有具体计划、方法可行、工具易得,可能已准备行动,或已有过尝试。
1.紧急危机干预:立即陪伴在侧,绝对禁止独处。
2.立即求助:拨打急救电话(120)或直接送往医院急诊科(有精神科优先),进行强制入院评估和治疗。
3.告知监护人:立即通知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明确告知情况的危急性和您的行动。核心:保命是第一要务。
如果有“自伤”“轻生”念头,有哪些容易的小方法可以缓解?
当遇到有“自伤”“轻生”念头时容易的缓解小方法(应急工具箱),这些是临时缓解方法,不能替代专业治疗,目的是帮助当事人渡过最强烈的情绪浪潮。
1.温度变化法
双手猛扎进冰水或用冰块敷在手腕或脸上,强烈的冷感可以快速拉回注意力,平复情绪。
2.强烈感官刺激
味觉:含一片极酸的柠檬或超强的薄荷糖。
嗅觉:闻一些味道浓烈的物品,如风油精、香料、咖啡豆。
触觉:用力抓握一个冰块或按压一个尖刺状的减压玩具。
“停下来”练习:设置一个5—15分钟的计时器,告诉自己:“我就坚持这15分钟不行动。”情绪浪潮通常会在几十分钟内减弱。
3.转移注意力
看一个搞笑短视频或电影。
玩一个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如数独、消消乐)。
给一个安全的朋友打电话,聊无关的话题。
4.身体活动
原地剧烈跳动、做一组高强度运动直到力竭。
出门快走或跑步。
创造性表达:
用红色画笔在纸上胡乱涂鸦。
写下来,把所有的痛苦、愤怒都写在纸上,然后撕碎它。
南方+记者 郑琦
通讯员 朱嘉茵股票配资网址是什么
康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